拉挤成型工艺是玻璃钢成型工艺中的一种特殊工艺。是将浸渍树脂胶液的连续纤维束(玻璃纤维、碳纤维等)、毡等,在牵引力的作用下,通过模具挤压成型并固化,连续不断地生产长度不限的玻璃钢制品。
内脱模剂的选择
内脱模剂是将其直接加入到树脂中,它与液态树脂相容,但与固化树脂不相容,在一定加工温度条件下,从树脂基体渗出扩散到固化制品表面,在模具和制品之间形成一层隔离膜,起到脱模作用。
其中以硬脂酸锌的脱模效果较好。由于树脂粘度大,直接加入粉状硬脂酸锌难以搅拌均匀,且硬脂酯锌松散、体积大,夹带空气较多,致使树脂汽泡多。所以,通常在使用前先把硬脂酸锌加入交联剂中,使之成为均匀的糊状物,再加入到树脂之中。使用硬脂酸锌作内脱模剂对制品的颜色、固化速度及树脂粘度均无显著影响。
在拉挤生产中,通常更愿意使用在常温下为液体状的内脱模剂。目前市售的内脱模剂多为伯胺、仲胺和有机磷酸与脂肪酯共聚体的混合物。
脱模剂的作用
在产品的成型过程中,成型产品和模具表面之间会产当很强的粘合力。另外,从拉挤物料进入模具口起,随着温度的上升,树脂粘度降低,体积彭胀,作用在模具壁上的压力逐渐形成、增大和积累,并在胶凝区达到最大值。
为了防止成型的玻璃钢制品在模具上粘着的附加荷载,必须在制品与模具之间施加一类隔离膜(即脱模剂)以便制品很容易从模具中脱出,以保证制品表面质量和模具的完好无损。
所有物质表面,都有表面自由能。大小随物质不同而各异。一般来说金属表面自由能比较高。有机物也是一种固体,那么该液体将扩散并均匀分布于该固体的表面上。脱模剂就是要有极低的表面自由能,从而均匀浸湿模具表面,在模具表面形成一层低表面能的涂层,从而达到容易脱模的效果。
因为拉挤成型工艺的生产是一连续过程,因此优良的脱模效果是保证拉挤成型工艺顺利进行的主要条件。脱模剂按使用方式不同有外脱模剂及内脱模剂之分。早期的拉挤成型工艺是用外脱模剂,常用的有硅油等。使用中是将脱模剂放入专用的槽中,当产品被牵引时,将脱模剂带到浸有树脂的玻璃纤维成型物的表面,然后进入成型模成型固化,来达到脱模作用,但脱模剂用量很大且制品表面质量不理想,现已改用内脱模剂。
拉挤成型,包材生加工,烟台包装材料